法桐修剪技术图解_法桐的修剪成型图片
法桐,学名悬铃木。整形修剪技术:1、树形选择。悬铃木具有通直的主干,枝条开展,通常用阔大的自然形树冠。作行道树时,整形方式一般采用杯状形,若上方无架空线也可采用开心形,作庭荫树时,以自然直干形或多主枝形为主。2、整形修剪。在第2 年的冬季定干,树高3~3.5m处剪去梢部,将分枝点以下主干上的侧枝剪去。第3年待苗木萌芽后,选留3~5个处在分支附近、生长粗壮的枝条作主枝,其余分批剪去。冬季对主枝留50 ~80cm短截,剪口芽留在侧面,尽量使其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翌春萌发后各选留2 个3级侧枝斜向生长,即形成“三股六叉十二枝”的造型,经3~4年培育的大苗,胸径在7~8cm上,已初具杯状形冠型,符合行道树标准,可出圃。杯状形行道树栽植后,4~5年内应继续进行修剪,方法与苗期相同,直至树冠具备4~5级侧枝时为止。以后每年休眠期对当年生枝条。
一、新栽的法桐树
当干高达2.5至3米时短截,称为“定干”。修剪可在统观整个树体、决定今后培养方向的基础上,先剪直立枝、下垂枝,再剪病虫枝、交叉枝、细弱枝、内向枝以及影响交通设施的枝条,后留3个强壮主枝。所留主枝应有利于今后整形,长势强壮,开张角度适中。选好主枝后,在近基部30至40厘米处短截,截口要平滑,不伤树皮,并于截口处涂上护伤剂,利于伤口愈合,防止病菌感染。护伤剂可用接蜡、白涂剂、桐油或油漆。在生长季节要注意抹芽。
二、幼年法桐树
每年冬季需要对树体进行一次大的截干。一般次保留下来的3个主枝不变,再在每个主枝上保留2个强壮小枝,短截时留长20至30厘米即可,以形成6个分枝,夏季摘心控制其生长,来年冬季修剪时,在6个分枝上在选择2个分枝进行短截,即可形成3主枝6分枝12分叉的造型,以后每年冬季可修剪留用枝条三分之一长度进行短截,作为延长枝。小枝上的侧枝可根据具体情况留取,如遇到树旁通迅线路不高时,仅保留次定干时留下的3个短截的主枝也可以,这样能使整株树的高度降低,同时增加枝条叶片透光度,既不影响其生长,也很好地保持了树形。
三、已成形的法桐树
每年冬季应对其进行全面的修剪,在树叶脱落至次年春季树液流动前均可施行。主要是剪除病虫枝以及扰乱树形的多余枝条、交叉重叠枝、直立枝,可改善树冠内部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树木长势,保持树形美观,同时也能防治各类病虫害。自春季萌芽后至秋季落叶前进行修剪,称为生长期修剪,修剪程度不宜过大,一般采用抹芽、除羹、摘心、疏枝等修剪方法。
法桐树的冬季整形修剪,在秋冬法桐树叶脱落、土壤结冻、树体休眠至次年春季树液流动前均可施行。对于新栽的幼树,当干高达2.5至3米时短截,称为“定干”。修剪可在统观整个树体、决定今后培养方向的基础上,先剪直立枝、下垂枝,再剪病虫枝、交叉枝、细弱枝、内向枝以及影响交通设施的枝条,最后留3至4个强壮主枝。所留主枝应有利于今后整形,长势强壮,开张角度适中。选好主枝后,在近基部30至40厘米处短截,截口要平滑,不伤树皮,并于截口处涂上护伤剂,以免病虫侵害和水分蒸腾。将伤口削平滑还能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利于伤口愈合,防止病菌感染。护伤剂可用接蜡、白涂剂、桐油或油漆。
法桐冬季修剪时,可以在每个主枝中选择两个合适的侧枝进行短截,以形成六个小副侧枝,然后每年冬季修剪主枝的三分之一,夏季摘心控制其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