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
王安石的《梅花》此诗前两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后两句写梅花的幽香,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气谯溢。亦是以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品格喻示那些像诗人一样,处于艰难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的人。 这首咏梅诗吟咏的是早春之梅。全诗虽仅4句20字,却较为形象地刻画了早春梅花的神韵和香色。
前两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写颇有寒意的早春时节,万物皆未萌芽,唯独墙角数枝梅花迎寒绽开。这两句写梅花,不绘其形,而传其神。 “墙角”二字点明地点;“独自开”与“数枝梅”相照应,传递了梅先天下春的信息;“凌寒”二字交代时间,突出了春梅于严寒中傲然怒放的性格特征。不过,这两句诗写梅花不畏严寒傲然怒放,并非首创。在此之前,已有别的诗加以描绘了。 如南朝陈诗人谢燮的《早梅》诗:“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紧扣一个“早”字,用表现人的心理状态的“疑”与“畏”字写梅花,使之人格化,从而惟妙惟肖地反映了其傲霜斗雪迎春的高尚品格。
“梅花”的拼音是【méi huā】。
梅花
读音:【méi huā】
解释:梅树的花;<方>腊梅。
造句:
人们钦佩梅花不畏严寒的精神,吟诗作画歌颂她的品格。
梅花的花瓣精巧细致,似巧夺天工的工艺品一般。
飞雪中的梅花,更显得冰肌玉骨,晶莹可爱。
倘若没有梅花那雪中傲立的骨气,那冬日只剩下了无生机的白色。
金色推开秋天门,梅花推开冬天门。
植物: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
méi huā
“梅”,普通话读音为méi。“梅”的基本含义为落叶乔木,如梅花、梅子;引申含义为姓。
在日常使用中,“梅”也常做名词,表示梅雨时节的天气,如梅天。
“梅”,初见于金文中,“梅”是个象形兼形声字。本义是梅树的果实。后来又在《说文》中发现,“梅”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朝小篆演变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