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绿植(北京绿植批发基地)
1,千岁唐槐“槐中槐”
树种:槐
生长地点:景山公园
传奇档案:景山公园观德殿西侧,有一株树龄至少已达千岁的古槐,它像一位饱经世事沧桑的老者,静静地伫立在一个角落,远远地眺望着人头攒动的万春亭。据专家推测,这株古槐种植于唐代,古槐的胸径约有2米,胸围6米有余,冠高约20米。从远处看这株古槐,树干高耸挺拔,枝干舒展昂扬,生机勃发。但是走到近前观看,就会发现这株古槐的主干早已朽空,西南侧的树干也蜕皮迸裂,整株树的主干只剩下很薄的木栓层和苍老的树皮支撑着树冠并维持着生机
绿萝,富贵竹,观音竹!
北京植物博物馆位于北京植物园科普馆二楼,绿树中掩映着的“植物博物馆”五个大字。植物博物馆不大,植物博物馆以“植物与人类生活”为主题,通过食用植物、饮料植物、木材植物、药用植物、香料植物和植物给人的启示等6部分内容展示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关于木材植物的很多疑问,都可以在这里得到解答哦。
相信大家对植物都有基本的认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是植物的六大部分,这些部分都有作为人类的食物。我们吃植物的叶子、种子、果实等。植物与人类息息相关,但是神奇的植物世界我们了解了多少呢?针对植物,今天我们就从人类的衣、食、住、行中最为重要的“吃”开始,来认识植物的世界。
植物学上的“叶片”概念是与我们认为的叶子不太一样的,叶片还包括了叶柄,生活中可以食用的植物叶子很多,而我们通常只吃叶子而不吃叶柄。
那么,有没有吃过仙人掌呢?如果有吃过,那你认为吃的是它的叶片么?并不是,其实它是仙人掌的“茎”。
再来看这个结满像蛇皮果一样果实的大段植物,这件标本可以称的上是北京自然博物馆”植物世界“展厅的“镇馆之宝“了。它可不是一株植物的枝干,而是结了果实的象鼻棕(酒椰)的巨大花序,非常难得。
细心的观众有没有发现,咱们“被子植物的繁荣”展厅的布置形式与内容,是按照“植物的器官”与“不同生态背景下的植物“两大类别展开布置的呢?
展厅里介绍了在热带雨林、荒漠地带、高寒地区等地域中,地球上不同的生态系统之下造就的不同的植物奇观。上次我们重点介绍了热带雨林植物,今天给大家讲解的是“红树林”的神奇之处。可以看到,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植物展现了它们多样的生存本领。
虽然植物本身并不会在意人类赋予它们的许多价值和意义,但是从物质生活的供给到精神层面的蕴意,人类与植物的关联都是密不可分。在“植物与人类”展厅中,我们可以从宏观到微观,更进一步的阐释人与植物的关系。
中华侏罗兽化石产自辽宁省建昌县玲珑塔地区距今1.6亿年的侏罗纪髫髻山组,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季强发现,正型标本收藏于北京自然博物馆。其名称含有“来自中国的侏罗纪母亲”之意,代表已知最古老的真兽类哺乳动物化石记录。中华侏罗兽的发现为哺乳动物演化历史建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将以前的白垩纪记录提前了3500万年。研究表明:中华侏罗兽体重约13克,具有攀爬能力,是一种树上生活的食虫哺乳动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