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困(苗木困和苗木诚见面了吗)
木:
休(休息) 林(树林)
杰(杰出) 宋(宋朝)
沐(沐浴) 采(采摘)
闲(休闲) 困(困难)
基本释义:
1.树类植物的通称:树~、乔~、灌~、~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求鱼。
2.木料、木制品:~材、~器、~刻、~匠。~已成舟。
3.棺材:棺~。
4.质朴:~讷(朴实迟钝)。
5.呆笨:~鸡。
6.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麻~。
7.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8.姓。
详细释义
〈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同本义
〈形〉
呆笨 。
麻木;失去知觉
组词:
苗木 树木 木马 木床 草木 木耳 木头 木屋 木桩 积木 木板 木料 伐木 木材。
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释义:合抱:两臂围拢,形容树粗大;毫末:指幼苗,比喻细小。粗大的树木都是由小树苗长成的。比喻大事是由小事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的。
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礼记·中庸》
释义: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豫者预也,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说话先有准备,就不会词穷理屈站不住脚;行事前计划先有定夺,就不会发生错误后悔的事。哲学上反映的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3、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瀑布联句》
释义:近看巨大的瀑布,砯崖转石,跳珠倒溅,令人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感,却又不能窥见其“出处”。
4、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诗经·召南·采蘩》
释义:什么地方采白蘩,沼泽旁边沙洲上。采来白蘩做何用?公侯之家祭祀用。
5、治人者必先自治,责人者必先自责,成人者必须自成。——《钱公良测语·规世》
释义:做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如果对自己都负不了责,又拿什么对别人负责。
6、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尚书·周书》
释义: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意思是:取得伟大的功业,是由于有伟大的志向;完成伟大的功业,在于辛勤不懈地工作。
7、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赐新除中大夫守尚书右丞王存辞免恩命不允诏》
释义:集中天下之利益(财富)的人,应承担天下人的忧患,(有权)享受天下乐趣的人,应分担天下人的忧虑。
8、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论衡》
释义: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释义:知道房屋漏雨的人在房屋下,知道政治有过失的人在民间,知道经书有错误的人在诸子。
9、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苏轼诗集》卷四十二《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释义:发船渡海正是三更时分,参星横挂在天上,北斗七星的斗柄已转得很低。连绵下个不止的阴雨,总有停的时候;成天刮个不停的风,也总有止住的时候。
10、少年好远游,荡志隘八荒。九夷为藩篱,四海环我堂。卢生与若士,何足期渺茫。稍喜海南州,自古无战场。奇峰望黎母,何异嵩与邙。飞泉泻万仞,舞鹤双低昂。分流未入海,膏泽弥此方。芋魁倘可饱,无肉亦奚伤。——《和陶拟古九首》
释义:谓涤净忧虑,恣逞情怀。放纵之情。动摇、涣散意志。年幼的时候,一门心思向远方出发,立志行走天下,无拘无束。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译文 合抱的粗木,是从细如针毫时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一筐土一筐土筑起来的;千里的行程,是一步又一步迈出来的。 说明万事起于忽微,量变引起质变!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