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替父从军(花木兰替父从军是真实事件吗)
北魏时期,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断南下骚扰,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但是木兰的父亲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病,无法上战场,家中弟弟年龄尚幼,所以,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从此开始了她长达十几年的军旅生活。 去边关打仗,对于很多男子来说都是艰苦的事情,而木兰既要隐瞒身份,又要与伙伴们一起杀敌..
扩展知识:花木兰(412年-502年),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
花木兰故事的流传,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但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并无确载。
花木兰事迹被多种文艺作品所表现,电影、电视剧、歌舞豫剧等。
花木兰是中国古代传说的四大巾帼英雄之一,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壮的英雄史诗
巾帼英雄花木兰是商丘虞城县营郭镇人。据史书记载,木兰,本姓魏,公元578年四月突厥入侵幽州(今北京市西南),杀掠吏民。同年五月,周武帝宇文邕率五路大军北征。木兰因父年迈,弟年幼,遂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公元581年二月,周静帝逊位于隋,木兰又在隋从军9年多,《木兰诗》中有“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