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蜡树图片高清(白蜡树造型图片大全)
白蜡树又称青榔木、蜡条、白荆树。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15米,树冠卵圆形,树皮黄褐色。小枝光滑无毛,小叶5至9枚,通常7枚,卵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3至1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狭,不对称,缘有齿及波状齿,表面无毛,背面沿脉有短柔毛,秋天叶变黄色。
榆树:又名春榆、白榆等,素有“榆木疙瘩”之称,为榆科落叶乔木,[1]幼树树皮平滑,灰褐色或浅灰色,大树之皮暗灰色,不规则深纵裂,粗糙;小枝无毛或有毛,无膨大的木栓层及凸起的木栓翅;冬芽近球形或卵圆形。叶椭圆状卵形等,叶面平滑无毛,叶背幼时有短柔毛,后变无毛或部分脉腋有簇生毛,叶柄面有短柔毛。花先叶开放,在生枝的叶腋成簇生状。翅果稀倒卵状圆形。花果期3-6月(东北较晚)。
一、品种不同
白蜡树是落叶乔木,国槐是常绿乔木。
二、叶片形状不同
白蜡树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5--9枚,通常7枚,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1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狭,不对称,缘有齿及波状齿,表面无毛,背面沿脉有短柔毛。
而国槐则单叶对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全缘,表面深绿色,有光泽,无毛,叶背浅绿色,革质。
白蜡树是木犀科落叶乔木,树皮为灰褐色纵裂。有棕色绒毛或腺毛,小枝为黄褐色,较粗糙。叶柄较长,叶轴挺直,上面有浅沟。叶片呈卵形,倒卵状,顶生小叶侧生小叶等长。先端锐尖至渐尖基部为钝圆或楔形。叶缘有锯齿且排列整齐,无毛光滑。花序为圆锥状,无花冠,花药与花丝等长,果实呈梨头状花期一般在4-5月,果实成熟期为7―9月。白蜡树树姿挺拔,树态优美。属于阳性物种,喜欢光照。对土壤的适应能力强,在酸性土,中性土,钙质土中均能生长。
白蜡树形态:落叶乔木,树冠卵圆形,树皮黄褐色。小枝光滑无毛。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5--9枚,通常7枚,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1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狭,不对称,缘有齿及波状齿,表面无毛,背面沿脉有短柔毛。圆锥花序恻生或顶生于当年生枝上,大而疏松;椭圆花序顶生及侧生,下垂,夏季开花。花萼钟状;无花瓣。翅果倒披针形,长3--4厘米。花期3--5月;果10月成熟。翅果扁平,披针形。
白蜡木犀科,梣属,落叶乔木,高10-12米;树皮灰褐色,纵裂。芽阔卵形或圆锥形,被棕色柔毛或腺毛。小枝黄褐色,粗糙,无毛或疏被长柔毛,旋即秃净,皮孔小,不明显。羽状复叶长15-25厘米;叶柄长4-6厘米,基部不增厚;叶轴挺直,上面具浅沟。花期4-5月,果期7-9月。